
擅長:耳畸形,小耳畸形,耳再造,耳整形。
小耳再造案例:



黎小間對小耳畸形科普:
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來分,小耳癥最輕者(I度)輪廓尚可依稀辨認,但輪廓小,且耳洞淺;最常見者(II度)僅有不規則的殘耳,呈花生狀、舟狀和臘腸樣,一般沒有耳洞;最嚴重的其實是無耳癥,也就是該長耳朵的地方,什么也沒有。
而雙側小耳癥患者,若雙側聽力都有障礙,則需要盡早(最好在嬰兒期)開始佩戴或安裝助聽設備,以免影響寶寶語言發育。但是切記一點,耳郭區域的聽力相關手術必須在耳郭再造手術之后進行,否則將大大增加耳郭再造手術的難度并影響其手術效果。
一般情況下,一個完整的耳再造手術,要分兩期進行,才能獲得更為理想的結果。有時,兩期的主體工程完成之后,還會進行第三期的簡單修整。對于大眾關心的手術在什么年齡段完成較好,黎小間認為,只要大于5~6歲,是沒有其他年齡禁忌的。
需要提醒的是,再造一個耳朵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,耳再造的核心包括兩大部分的內容,一者是形成耳郭精細外形的支架,再者是覆蓋支架的皮膚組織。然而,看似簡單的兩部分內容,不管哪一部分,卻實實在在地難倒了絕大部分整形外科醫生。
“須知道,耳郭是一個三維立體的器官,具有十數個精細亞結構。其空間構象復雜,且每個人的形態各異。同樣,切取的肋軟骨,無論形態,還是質地等都各自不同。這就需要術者以藝術的眼光和精準的手法,將其雕刻、拼裝,形成一個惟妙惟肖的耳郭支架。”
黎小間教授表示,耳部乳突區的皮膚有薄有厚,有松有緊,發際有高有低,殘耳形態各異,耳再造需要極其巧妙地、最大限度地利用局部組織,形成皮瓣覆蓋支架,顯現結構,還要避免出現皮瓣血運障礙。
在我國,耳再造被列為四級手術,只有擁有最高手術權限的專科醫師才有資格主刀做這種手術。而有著“黎耳朵”之美稱的黎小間教授,潛心鉆研耳再造技法多年,并先后多次專門赴日本、加拿大跟隨國家頂級耳再造大師學習,如今已為很多先天耳畸形的患者帶來福音。